嫦娥五号样品交接(嫦娥五号返回舱)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是多久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为: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嫦娥五号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是中国新一代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在地面飞控人员精确控制下,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1点捕获,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嫦娥五号能成功完成交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2月6日,我们的嫦娥五号又有好消息传来了,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的挖土任务,交接工作成功完成了,真的令人振奋的一件事。因为这次嫦娥五号奔月与四号的任务是完全不同的,这次嫦娥五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发射,它这次的任务是将开展月球表现土壤采样返回的任务,并替我们带回月球上的第一杯土,那这次对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过程有个了解,再具体分析。
月球的珍贵土壤将怎么样被带回地球,要将一部分的样本带回地球,也就是嫦娥五号要完成这次任务,就需要四个重要的部件,即上升器,着陆器、载入器和轨道器,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就要有一个从月球起飞的火箭,能够携带这些珍贵的土壤样本离开月球,为了减轻上升器的重量,它在离开月球之后,也不能直接返回地球,而是要先在月球轨道上飘留一段时间,这时就需要一个轨道器待命,来作为火箭返回地球的动力。
这还没有结束,对于一般的轨道器来说,是不具备载入设计的,因些这时还需要一个载入器,来抵抗火箭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载入地球时产生的高温,同时为了减少返回的负重,在对接完毕之后的上升器,还需要进行样本的转移,交接,将样品从上升器中装入载入器,进行封装,最后我们还需要把上升器从月球轨道上送下去,也就有了着陆器的设计,所以嫦娥五号是靠这四个主要部件来完成这次任务的,来完成这次任务的。所以这样看来嫦娥五号可以成功交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三个部件,即上升器、载入器和轨道器的精准无误,只有这三个部件的数据及传输的准确无误,才可以保证嫦娥五号可以顺利成功的完成交接工作。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月壤为什么少了 200 多克
众所周知,嫦娥五号已经在12月17日凌晨回到地球,完成一系列回收工作之后,12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对月球样本的交接仪式。
经过初步测量,嫦娥五号此次任务采集到的月球样品为1731克,为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以及研究工作拉开了帷幕。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原本嫦娥五号计划是带回2000克月壤的,而且嫦娥五号取样容器已经被装满了,可是质量却不足2000克,为什么少了200多克呢?
嫦娥五号计划采集2000克月球样品。我国通过对嫦娥五号系列多次任务的技术积累,结合火箭的运载能力,认为嫦娥五号采样2000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透露,嫦娥五号探测器是以2000克作为输入而设计的一个探测器,探测器本身质量已经达到了8.2吨,已经不能够再增加质量了,一旦增加样品质量,整个探测器的多个指标都会增加并超过火箭的运载能力,这就要求样品质量必须保证在2000克以内。
另外,当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地形勘察、钻取和表取等多项工作,虽然设定了2000克的采样量,但这个数字并不能作为衡量任务成败的一个标准。
为了提高采样的可靠性和样品的多样性,嫦娥五号探测器计划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来采集样品,其中表取指的是从月球表面通过机械臂和机械爪的配合来获取土壤,而钻取则是通过特殊的钻头,钻到月表以下两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体取出来,初步的计划是钻取500克、表取1500克。
但事实是,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只有1731克。
为什么月壤会比预期少200多克呢?首先嫦娥五号预计的2kg是按照之前美国、苏联取回来的月球正面的土的密度计算得来的,但此次嫦娥五号的取样地点与美国、苏联的取样地点相比,明显不一样。
另外也有可能是月壤与地壤的性质差异不同,还有一点可能是美国的月壤数据有问题,毕竟此次我国嫦娥五号的容器设计是根据美国公开的月壤数据而设计的。
嫦娥五号的取样地点与美苏取样地点不同不同区域、不同深度所采集的土壤会有区别,嫦娥五号此次着陆的风暴洋,是在月球表面最大的月海,南北约2500千米,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千米,位于吕姆克山附近的一个1300米高的火山群上,着陆点纬度比较高,周围还环绕着20多个圆形的熔岩穹丘,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地区,其形成年龄不到20亿年。
反观美苏两国,他们所采集的月壤都是来自于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其形成年龄集中在32-46亿年前。
所以此次嫦娥五号采集到的月壤非常特殊,是美苏都不曾踏足过的区域,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想要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的原因。
嫦娥五号采样地点的特殊性。美苏采集的月球样本大多都来自于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年龄在32-42亿年之间,而这次嫦娥五号采取的风暴洋北部地区是属于全新的一种样本,和美苏获取的土壤样本相比,会因为月球活动的差异、宇宙尘埃和陨石的撞击差异以及年龄的不同,在物理性质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而中国是依据美苏采集的月球样本为嫦娥五号进行的设计容器,所以出现了偏差。
月壤和地球土壤有着明显不同。月壤是月球表面覆盖着的一层结构松散的混合物,主要是由岩石的碎屑、粉末以及太空外来物质撞击月球而形成的熔融玻璃等物质构成的。
月壤是生活在1/6G的小重力真空环境下,没有风没有水等外应力,与充满空气流动的地球不同,月壤主要是依靠物理风化而形成的,所以月壤的形成条件和地球上的土壤相差很大。
其次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的保护,所有高速运动的太阳风粒子可以长驱直入,对破碎的月球矿物颗粒表面进行离子注入、结构非晶化和物质溅射,继而沉积在细碎颗粒的表面,所以月壤颗粒的结构和成分也比较特殊。因此对月壤质量的评估肯定和地球土壤是不一样的。
结语。总之,嫦娥五号探测器对于我国航空领域而言,意义非凡,不仅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项壮举,还是中国研究月球起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步骤。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有何重大意义
嫦娥5号成功发射有很多重大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嫦娥5号完成任务后,也能够进一步加速人类对月球的研究,最终成功发射嫦娥5号,也意味着我国航天航空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嫦娥5号带着到月球采集土壤的任务,已经成功的运行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这是一个让不少中国人都自豪的一件事情,而此次嫦娥5号的采集月壤的数量较多,也使得它成为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那么嫦娥5号成功发射,并且完成任务返回地球之后,会带给我们国家什么样的意义呢?
首先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探索太空宇宙秘密的根源,飞得越高,也意味着人类可以走的更远。而带着任务的嫦娥5号成功发射,无疑会提高中国的影响力以及国际地位,为人类共同探索宇宙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嫦娥5号成功发射并返回地球后,带回来的月球土壤也能够加速人们对于月球的研究。月球对于我们的吸引力一直是非常大的,每当晴朗的夜晚出现,我们抬头总能够看到一轮圆月,月亮可以是圆,也可以是扁,它的形态总是在不断的变换着。正是这种美的冲击,吸引着人类不断去探索它。而且人类探究月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人们甚至思考,等到月球的生命耗尽的时候,我们又该去向何方。这时离我们较近的月球就成了最主要的方向,等到嫦娥5号把月球的土壤带回来时,我们就可以加速这一研究。
最后,嫦娥5号的成功发展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任务的复杂程度较高,也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作为它的支撑。一旦嫦娥5号成功完成任务,那么也意味着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