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意大利(二战意大利怎么失败的)
本文目录
意大利到德国有多远
以意大利城市米兰为起点,德国柏林为终点,二者之间直线距离约为846.26公里。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意大利在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接壤。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意大利和德国哪个好
意大利和德国哪个好?这问题问得太含糊了。
你要是想移民,学习工作生活,那还是德国好,学习上德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更高,出了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条件也比意大利强。
工作就更不用说了,不单单工资肯定比意大利高,工作机会也多得多啊!好多意大利人都跑到德国来找工作,或者在德国开冰淇淋店,开饭店,卖披萨。因为意大利经济太差,毕竟欧猪五国之一,这个名头不是平白来的。
但是意大利也有好处啊,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绝佳的旅游地。如果你只想旅游休假的话,那意大利是不可错过的,德国人自己都很喜欢往意大利跑啊,辛辛苦苦在德国赚的钱都交到意大利去了。
意大利人做饭也比德国人强多了。说起德国人做的吃的那真是一把辛酸泪,不提也罢。
意大利冰激凌,意大利的甜点,比如提拉米苏,等等等等都不可错过呀。
总之,就是要看你想干嘛了,两国各有自己的长处。
二战期间,日本、德国、意大利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间的柏林-东京-罗马轴心正式形成。这看似是一个以反对共产国际名义签订的协定,但实际上是法西斯主义瓜分世界的协议。
1939年5月,幕索里尼与希特勒签订“钢铁条约”,军事联盟,一方参战另一方也支援参战,不过德国开战时意大利还没准备好,幕索里尼宣布暂不参战。
1940意大利参战。十月意大利进攻希腊,41年和德国占领南斯拉夫,主要是在北非和英军争夺,多靠着德军支援,1943年5月德意联军被逐出北非战场。幕索里尼1943被意大利国王捕时,希特勒曾派特种伞兵前去营救。
扩展资料:
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势力都已上台,并且对外入侵亦不可避免。但是世界最占优势的势力并不是他们三国。
法国则由于一战损失对德国极其敌视。美国虽然采用孤立主义政策,但是与前宗主国英国关系密切,俨然是松散同盟。德国不可能单独挑战世界,所以就需要盟友。
而处于和平中的国家与别国结盟必然会被关注,猜测你的意图,这种结盟会过早引起英法美的警觉。于是障眼法出现了:
由于苏联共产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共产国际意识形态输出的影响,所以德意日的结盟就以反对共产国际为名义,进行军事、情报、等各方面的交流。
这样英法美也不会反对这种结盟,反而希望德意日能当炮灰先去跟苏联开打。可事实上德国不但没跟苏联打,还秘密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和瓜分波兰的密约。
彻底地欺骗了英法美,赢得了时间,并麻痹了对手,直接导致法国的备战策略出现失误并亡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二战中的德国与意大利关系如何
盟友关系。
希特勒看上意大利做盟友是因为国际政治是国家利益的舞台,是利益的驱使。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意大利实力差求着希特勒做盟友(起码在德意签订钢铁条约是,德意两国表面实力相差不大),也不是两者意识形态上是相似。
德意日同盟:
意大利不仅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而且还和德国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两个思想上的“疯子”因为相似的方法,都是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他们的贪婪和野心,自然就一拍即合结成了“柏林—罗马”侵略轴心。
当时的日本正面对资源匮乏的窘境,虽然他们从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日本高层认为还是得通过战争来满足自己国内的自然资源需求。他们便向全国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各种掠夺和扩张的言论在日本占了主导第二,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来时显露。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致认为,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在欧洲极其侧翼——非洲地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能使得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而日本对于德意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就这样,德意日顺理成章的勾结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二战全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