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所得税法(普通合伙企业怎么交税)

合伙企业所得税法(普通合伙企业怎么交税)

合伙企业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纳税额确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税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申报机关:投资者应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者从合伙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由合伙企业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并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抄送投资者。

扩展资料: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第六条

凡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国税发〔1997〕43号)的规定确定。但下列项目的扣除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一)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二)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按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

(三)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四)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者及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

(五)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六)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2%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七)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以下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八)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合伙企业税收征收的规定

合伙企业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合伙企业的所得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分回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两类。对于生产经营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税。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合伙企业法》第六条

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税怎么算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税如何计算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确定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合伙企业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然后,再减去合伙企业利润留存比例乘以本年度合伙企业利润留存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正文:

一、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总额减去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金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因素。

二、计算合伙企业利润留存额

合伙企业利润留存额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留存的金额。在计算合伙企业利润留存额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留存比例等因素。

三、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合伙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

合伙企业经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合伙企业利润留存额和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三个步骤。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合规缴纳企业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有限合伙企业怎么交所得税

答:一、合伙企业本身不存在所得税,其所得由合伙人承担所得税纳税义务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六条“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之规定,以及《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款“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之规定,合伙企业并无所得税纳税义务,其所得由各合伙人按照相关规定申报缴纳所得税。二、有限合伙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应就其享有的合伙企业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有限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就其享有的合伙企业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法人出资设立合伙企业,对于企业法人本身而言应属于投资行为。因此,有限合伙企业中确认为企业法人享有的所得,在企业法人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应反映为投资所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三、合伙企业的所得,无论是否分配,均应缴纳所得税上述《通知》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因此,无论合伙企业的所得是否分配至各合伙人名下,均应按各合伙人所享受的权益确定缴纳所得税。四、法人合伙人投资所得不能享受免税优惠《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因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界定的“居民企业”范畴,因此,即使其对外投资获取的权益性投资收益,法人合伙人也无法享受免税优惠。五、分配与亏损的限制合伙人不能通过合伙协议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亏损抵减其盈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