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用什么造人(女娲的传说)
很多朋友对于女娲用什么造人和女娲的传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原因:女娲在陆地上生活了一段时间,逐渐感到了她的孤单。她看到,别的动物一来就是一伙,而世间却只有一人,与凶猛的野兽搏斗也没有一个相助的同类,因而她产生了造人的想法。
就这样,女娲在山洞四周,挖了一大堆黄土泥,按照自己的模样捏起来了。她捏了九天九夜,一共捏了九十九个小人人,最后还剩了一块泥,不够捏人了,她就搓了五十个泥橛橛,随便按在了小人人的中间。
扩展资料女娲的历史地位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先秦文献古籍《史籀篇》、《楚辞》、《礼记》、《山海经》和秦汉以来的《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史记》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
一是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是具有实现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是对增强创业精神、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女娲的地位时有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
据说原因有三:
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
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血亲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
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女娲的传说
女娲用什么材料制造了人类
泥巴。
“女娲抟土造人”主要讲述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初,世界上还没有人,一片冷冷清清,于是女娲用黄土造出了最初的人类,让世间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
神话演变
女娲神话的第一批的古书籍记载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以及《楚辞》(虽然《说文解字》记载西周末年的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著作中有娲字,但已亡佚,仅作传言)。尽管二书中的记载还比较模糊朦胧,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为职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
袁珂先生就将《楚辞·天问》中的记载诠释为:“女娲作成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作成的”诘问。丁山先生则更为明确地认为这两句话说明:“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固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
至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女娲的说法:“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娲之肠。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成的。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紧挨着道路。”
袁珂则以晋人郭璞注为解“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并以汉人许慎和刘安的话作为参证。丁山也认为这“显然又是孕毓人类的寓言”。虽然如此,这些记载当中仍然没有明确提出女娲造人的说法。
女娲用什么造人(女娲造人为何以泥土为材料)
世界各地都有远古时期某位天神造人的传说。中国造人传说中造人的神仙是女娲娘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各诸侯国中就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如《楚辞·天问》中就有“女娲有体,孰能匠之”这样的诗句。这两句诗被部分现代学者理解为:“女娲造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造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的记载,后人也认为这是女娲孕育人类的寓言。
当然,上面这些记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女娲“抟土造人”的说法。
古籍中最早明确提出女娲抟土造人故事的是东汉文人应劭写的《风俗通义》。这则故事正面描写了女娲造人的事迹,显示出女娲为人类始祖母的神格地位。应劭写女娲造人故事时,绝不可能凭空想象。必定是当时女娲造人的故事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应劭作为文人,对应民间传说也不一定完全采信,他要载入书中,肯定还有其他材料支撑。鉴于应劭生活的年代至今,已经一千八百多年,华夏大地多次经历战乱,那时的典籍十有八九已经散失,存世的极其稀少,因此说不定应劭写《风俗通义》中女娃造人的故事时,参考的正是另一本记载有女娲造人事迹的书也未可知。
女娲造人的故事梗概如下: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只有各种植物和鸟兽鱼虫,并没有人类,女娲就照着她的样子把黄土捏成了人。但是这样捏人,毕竟速度太慢,没有办法满足女娲让人很快充满大地的愿望。于是她很着急,就拿了根绳子投入泥浆中,又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她一看这样造人速度快得多了,就不停地把绳子投入泥浆中,又不停地举起绳子甩动……于是,她造的人越来越多了。
由于有些人是女娲亲手造的,有些人是她用绳子绳沾满泥浆,洒落地上变成的。于是,后来那些社会上层人士便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社会上层人士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增加他们治理下层社会的合理性,女娲造人时绝不可能有将人分为高低贵贱等级的想法。
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国人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就意识到,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有一个起点。
中国除了汉族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其他民族中也有神明造人的神话传说。国外神明造人的神话传说也很多,典型的就是圣经故事中的上帝造人传说。上帝(伊斯兰教称为真主)造人故事在基督教社会、犹太教社会、伊斯兰教社会是一种不容忍质疑的说法。
上帝比较懒,只是照着他的样子用泥土造了一个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夏娃,然后,就把他俩撇在伊甸园,而不再亲自去造其他的人了。
而女娲呢,则比较勤快,除了用黄土捏了许多人外,更用沾满泥浆的绳子甩出了更多的人。而且,女娲造完人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毕竟她造出的人并不能长生不老,而是活到一定寿命就会死亡。如果死亡一批,再造一批,那也太麻烦了。女娲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她终于想到了把人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进行婚配,自行开枝散叶,从而无需再继续抟土造人。从这个角度说,女娲也是婚姻制度的制定者。
不论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造人,抑或其他的造人神话传说,造人所用的材料,多为泥土,这是为什么呢?截止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人研究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窃以为,众多用泥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极有可能同源。那就可能这样的神话传说在特别遥远的史前时代就已经萌芽了,而那时候,人类的数量极少,总共也许就只有那么几千人,并且,他们不可能分成很多部落,而是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聚落。后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才开始到处迁徙,从而也把神明用泥土造人故事带到了世界各地。在造人神话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走样,但其核心,即用泥土造人这一点,一直没传走样。
当然了,也可能是远古时代,先民们因见土地里会长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便认为土地具有神力,因此,神袛用土作为造人的材料,就再自然不过了。
另外,用泥土造人,可能也是女娲娘娘的无奈选择。因为,石头太硬,不好塑造,自然不是好的造人材料。远古时期可能还没有发现金属,即便发现了,金属也不容易塑造,因此,只能使用很软的泥土作为造人的材料了。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女娲造人神话,以及世界各地的其它各种造人神话,会发现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进化论思想。因为他们显然已认识到了,世界上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人的,人是世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远古时代的先民并不可能采用科学方法去论证研究人究竟是从什么进化来的,只能采用神话的形式来描述人类的进化过程,表现形式即为神袛造人。
正如远古先民能意识到宇宙有个起点特别了不起一样,他们能意识到人是世界演化的产物,也十分了不起。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