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10条)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新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10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守则内容有哪些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扩展资料: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亮点:
新《守则》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例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中反映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守则》中均有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我们民族的最大公约数,要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落细、落小、落实,入耳、入脑、入心,《守则》的修订便是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一环。
2004版《守则》中有些内容比较宏观,不够具体,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在具体操作中,有些要求难以落到实处。新版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新版本删掉了一些和中小学生年龄、话语习惯不太相称的说法,以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内容,其修订情况便受到诸多关注。
在新《守则》的9条要求中,每一条都有四句补充性阐释,包括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等场景性描述,因此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语言高度凝练,表述更加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
新《守则》内容涵盖了学生与国家、学生与自然等多方面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新《守则》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学生个体”层面的内容,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实践、生命安全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要求,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贯彻落实。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接地气,这是新版《守则》的亮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小学生守则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亮点多
中学生守则 一共40条 帮我写下来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1、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2、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5、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6、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7、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8、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3、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4、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5、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6、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新中学生守则是什么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扩展资料:
1、《中学生守则》发布于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
2、中小学生守则相关说明:
充分认识实施《守则》的重要性:
《守则》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守则》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3、中小学生守则分析:
守则就应该是行为准则,《中小学生守则》就应专指中小学生而言。正是在这一点,新版的守则,相比于过去的守则,有了明显的改善。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它有了如下这些新内容:“养成阅读习惯”“主动分担家务”“文明绿色上网”“会自护懂求救”等。
既针对了当前学生行为表现的短板,又极具可操作性。但从这个要求看,“防溺水不玩火”这一条,似有一些不妥,因为它只适用于小学生,并不适用于高中生。一个守则,要同时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基本不懂事的儿童与高中三年级完全懂事的成人,难免顾此失彼。
过去,《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是分别制定的,这也应该是完善的方向。
4、中小学生守则具体做法:
(1)恪守学生本分。学生干部要带头勤奋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学术规范,不能倒置本末、荒废学业,不能因学生工作而迟到早退缺课旷课。
(2)牢记本会宗旨。学生干部要把努力为同学服务作为主要目的,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认真倾听广大同学的诉求,积极畅通校园沟通协调渠道,实心实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3)永葆理想主义情怀。学生干部要珍惜代表服务同学的荣誉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公私分明、甘于奉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生守则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