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南洪北孔指的是哪两个人)
南陈北李指的是哪两个人
1、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
2、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陈北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党的开创者,所以注定了会有流血和牺牲。
李大钊先生在38岁最好年华时就英勇就义,大钊先生一家人一直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一直救济身边需要帮助的贫苦老百姓。陈独秀几次入狱,而在晚年过得十分凄苦,因在后期犯了右倾错误导致革命失败,以至于让他的家人们多年来一直被扣着帽子。
站在现在看过去,感慨颇深。这部剧就是为了铭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建党上的功绩,客观记录了当时寻找救国之路时的种种细节,顿时历史上这些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南杨北李是指哪两个人
提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大家都知晓“南陈北李”一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南方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最早分头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组织工作。可许多人却不甚知道还有一个“南杨北李”之说,即南方的杨匏安、北方的李大钊,是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杨匏安到日本半工半读接触到社会主义著述,归国后在华南最先系统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利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之职,发展共产党组织和工农运动
杨匏安,189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南屏镇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他早年就读于广州高等学堂附中(即广雅中学),师从广东的一些有名的国学大师,期间接触到一些改良派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毕业后返乡到小学任教,因揭发校长贪污反遭诬陷而坐了牢。出狱后,杨匏安东渡日本,在横滨半工半读,此间接触到社会主义的著述,从此开始追求社会革命理想。
1916年,杨匏安回国,完婚后在澳门任过家庭教师。后又到广州一面在中学任教,一面兼职《广东中华新报》记者。同时紧跟社会上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发表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和译作。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后,杨匏安积极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1918年左右,许多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周恩来、陈延年、谭平山、张太雷、苏兆征等都常到杨匏安广州的家里做客,许多党的重要行动在此讨论、酝酿。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杨匏安深受鼓舞,期间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其中,而且在对各种学说认真分析鉴别和对社会现实冷静思考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此后十几年间又以自己的可贵实践为之奋斗直至献身。他称马克思主义为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他认为“自马克斯氏出,从来之社会主义,于理论及实际上,皆顿失其光辉,所著《资本论》一书,劳动者奉为经典。”
南陈北李是什么和什么
南陈北李(南陈北李)南边姓陈,北边姓李
历史上的南陈北李
1.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在共产党建立之初,陈独秀建立的中央党支部在上海,与李大钊建立的北京支部保持相对独立,“南陈北李”的说法显示了紧密同一的党组织还没有诞生[1]。 2.自称“大地之子”的陈国达与“地质之父”李四光并称为“南陈北李”。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 3.中国南方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北方以李姓为第一大姓,因此并称为“南陈北李”。
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 上有南陈北李是哪两个人
1、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
2、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