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怎么样跟小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听话)
本文目录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
应该:共情,说出对方的感受。
不应该:建议、同情、提问、否定感受、说大道理、偏袒对方。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情,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
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得自尊,让他们心灵不受伤害。
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
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3.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4.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5.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法,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父母使用惩罚,是因为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管教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1.让孩子自己作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问太多问题;
4.别着急告诉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比起那些得不到赞赏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更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也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1.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感受到的;
2.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让孩子无意中听见你对她的正面评价;
4.以身作则;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当孩子又按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忍耐。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1.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2.生活中不再相互指责和抱怨。
3.体谅他人的感受。
4.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5.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
6.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表达好的愿望,一旦把失败的后果也放进来,就会破坏这种信任,并产生怀疑、扼杀积极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内容非常具体,基本上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场景组成的,通过正反两种互动方法的对比,让家长懂得如何做、怎样说才是有效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家长要了解,孩子说一些话时,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话会伤害激怒孩子,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平静下来。
👨👦👦关注孩子的感受
书中多次提到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感觉,去体验家长用不同态度说的一些话,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孩子虽小,但他们是有喜怒哀乐、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只有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们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全神贯注地倾听
例如对于一些爱发脾气的孩子,对家长提到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1.、全神贯注地倾听。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3、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会得到安慰与理解,沟通更容易进行。
👩👦👦控制情绪
现实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忍不住掺杂发泄的情绪,想到哪,说到哪,自己痛快了再说。与后进生家长交流时,我总是一再强调:回家不要打骂孩子,关心孩子心情,多花些时间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辅导孩子时,一定要控制情绪,如果觉的要发火了,赶紧走出去,缓和情绪。
📖小练习
书中有小练习,可以训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
👥人际交往
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适用于与所有人之间的交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最佳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真实并实用的感受。从网络上的为人父母者评价中了解到是一本好书。这本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和孩子建立友谊平台,是为人父母的必读书。我虽未为人父母,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确实感受到看书后的效果,它就像给我走向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学生的内心感受。
我们作为老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沟通技巧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书中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做老师的在平常不知自觉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教了我们很多好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能接受的好方式。翻着书中的漫画部分,一边看一边禁不住地感叹:怎么会这样呀?我也这么做过。书中的很多案例,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好像我们生活中在指导我们,一步一步跟孩子怎么样交往,中间配有一些漫画,漫画特别生动,漫画中的一个页面告诉我们常用的一些错误方法;还有一面就是她建议的一些好的方法。
其实书中告诉我们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真正与孩子有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书中讲到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那么,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如果我们能好好倾听学生,与他产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把学生当作成人来尊重,换位感受,体验学生心情。学生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学生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学生,语言也是具有杀伤力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很注意自己对小孩的一言一行。这些技巧,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对别人表示尊重。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最终都会有反应的。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沟通上,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使用一定的技巧,既把问题处理好,又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那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这本书会为我们老师提供有力的支撑,帮助我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让我们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人的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学生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与孩子沟通,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作为父母或老师除了跟孩子沟通之外还要善于总结。应该去了解哪些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哪些不是,哪些能激怒孩子,哪些能让孩子得到安慰……没有什么更能代替你自已的亲身体会。我们总想给孩子一片蓝天,心中却总会腾起阴云,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会慢慢稀释你的情绪,洗涤你的心灵,这本书适合慢慢地去看,慢慢地去体会。在阅读中我用心品味,细细琢磨,在工作中我也将慢慢地学习,在学习中运用。